收藏本站幸福家首页

幸福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转)整个宇宙就浓缩在那里

已有 3580 次阅读2014-5-1 15:38 |个人分类:政治| 民主, 正义, 霍尔姆斯

文/连清川

  1861年4月25日,哈佛大学一位19岁的哲学学生温德尔·霍尔姆斯应征入伍。南北战争刚刚开始,北方的联邦军队节节败退,情势紧急,总统林肯发出了招募令,征集志愿者。

  霍尔姆斯其实即将毕业,他甚至没有通知校方就擅自加入了队伍。哈佛大学并不认可这种抛弃学业加入军队的做法,他最终被迫在6月返回学校参加了毕业考试,并且勉强获得了毕业证书。但是他并不在乎。

  霍尔姆斯不是那种希望通过军旅生涯获得荣耀的人。他的父亲是哈佛大学的知名教授,是名噪一时的美国散文家爱默生的好朋友。老霍尔姆斯在知识界中拥有显赫的地位,也是《大西洋月刊》的创办人之一。不需要通过战争的经历,南北战争无论是谁获胜,老霍尔姆斯的身份,都能够为他获得光辉的前程。

  但是霍尔姆斯认为他必须参加这场战争。他是一个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他的内心被自己的道德激情所燃烧。在此之前,他曾经志愿担任废奴主义的先驱之一,温德尔·菲利普斯(Wendell Phillips)的保镖。

  当时参加北方的联邦军队与南方的邦联军队进行战争的,有着许多复杂的成分。霍尔姆斯的亲密朋友艾博特极度憎恨北方的政策和废奴主义,但是他是一个坚强的职业战士,即便到了最后一刻当他被邦联军队射杀时,仍然冲锋在最前线;老霍尔姆斯其实是一个蓄奴主义者,终其一生都认为黑人是低于人类的一种存在,但是他是一个联邦主义者,不能容忍南方的叛乱;而菲利普斯则仅仅是一个废奴主义者,他甚至认为,南方脱离联邦,是一种解脱。

  霍尔姆斯后来烧掉了几乎自己在战场上的所有记录,除了少数的日记和仅有的一两封书信。这使寻找他入伍的原因几乎无迹可寻。然而,如果从之前他和废奴主义者之间的往来之中可以判断,废奴主义最起码是他内心中最为决定性的思考。

  这和林肯的思维如出一辙。在战争的初期,林肯对于战争的号召,就是维持联邦的统一。美国在立国之初,北方和南方关于如何对待奴隶制上就已经剑拔弩张,甚至有许多南方州,因为奴隶制所遭受到的威胁要拒绝签署联邦宪法。当时的美国独立战争长老本杰明·富兰克林也在议会中公然攻击奴隶制,甚至要求把废除奴隶制写入宪法。但是,在杰伊·麦迪逊苦心孤诣的斡旋之下,最终达成了保留50年奴隶制的妥协性方案。

  如果说立法先贤为了维持联邦的地位做出了巨大牺牲,那么林肯也自然不愿意承担这个分裂国家的责任。所以,他最初的战争动员,都是在联邦主义的旗帜之下。可是,林肯内心里也深信,以联邦主义的名义,打一场牺牲数十万同胞生命的战争,最终无法通过历史的责问:


  原本,联邦原初十三个州的联合,就是在自由的共识之下。在葛底斯堡,林肯著名的演讲中,最终确认了,解放奴隶才是这场战争的最终本质,它所朝向的,乃是一个人类终极的诉求:平等。霍尔姆斯在数十年之后在一次回忆战争的演讲中说道:“那时,我们都还年轻,我们充满激情。”

  这种废奴主义,或者说,寻找平等的激情,让霍尔姆斯成为了联邦军队的一名军官,他也坚信自己具有这对于南方的压倒性的道德优势。

  霍尔姆斯服役不到三年时间,于1864年7月回到哈佛大学继续学业,不过转向了法律。他在战争中曾经三次负伤,第一次在参军数月之后,他被击中了胸口,几乎死去。其后两次,有一次险些导致了腿部截肢。和他一起从哈佛从军的朋友,多数阵亡。

  实际上,从第一次负伤之后,他就已经开始怀疑和厌倦战争的生涯,尽管出于军人的职业荣誉,他坚持服役并且战斗到了满役,但他对于道德的判断转向了。

  他在退伍之后从来不谈自己在战争中的经历,更不谈战争的意义。他始终以自己的军人身份为荣,却不对任何战争的结果发表评论。

  霍尔姆斯1882年担任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法官,1903年开始担任最高法院法官。他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初期塑造美国法律原则的奠基性人物,尤其在经济案件和言论自由上,他几乎就是整个美国原则的化身。

  2002年获得普利策奖的书籍《形而上学俱乐部》中,作者哈佛大学英语文学教授路易斯·孟南德这样写道:“这场战争不仅使他抛弃了那些信念,也使他不再相信任何信念。战争让他深刻领悟到信念是具有局限性的。这是他终身秉持的信条,因而他显得严格冷酷,有时甚至玩世不恭。”

  直至今日,尽管主流社会仍然坚定地认为联邦政府的废奴行为具有不可争辩的正义性,但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却普遍在质疑这场战争的本质意义:尽管废奴行动是一种必然性的结果,但恰恰是废奴主义者所鼓动和发动的一系列暴力行为,使和平和法律解决废奴问题成为不可能,才迫使了南方脱离联邦,走上了战争道路。

  霍尔姆斯同时代的人普遍相信:“文明就是消灭那些不相信文明的人的理由。”而霍尔姆斯在服役时,曾经在答复父亲的信中如此思考:文明是侵略性的,当他们拿起武器把他们的文明观念强加于别人的时候,他们就失去了道德优势。

  孟南德在书中记述最残酷的一场战役——旷野战斗中如此写道:“对于在浴血角落作战的士兵而言,整个宇宙已经浓缩在那块地方,在那里只有杀戮和被人杀戮是有意义的,其它任何行为都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霍尔姆斯来说,毁掉自己从军时的思维和激情,就是对于自己曾经的信念的一种否认,或者说,是一种重生。恰恰是因为出于激情和信念,人们最容易拿起武器,去捍卫或者打压某种别人的激情和信念。难道南方邦联军队那些牺牲的士兵,不正是因为对于蓄奴主义的激情和信念吗?

  所以,霍尔姆斯在战后的岁月里,用了一生来“防止对立观点之间的冲突升级并且避免暴力”,他要建立的,是基于观点的民主。

  在最高法院的一次判决中,霍尔姆斯写下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次判决意见,也就是著名的“言论市场”的意见:

  “人们已经意识到,时间搅乱了许多相互矛盾的信念,他们就会趋于相信,比指导他们行动的信念基础更加终极的善最好来自于观念的自由交换——检验真理的最好方法,是这种思想能够通过在市场中的竞争从而被接受而获得权力,并且,这种真理是人们的愿望能够被安全地执行的惟一基础。”

  反过来说,任何一种信念,无论是如何地正义、道德、平等,或者邪恶、暴戾、乖张,都应当让它们自由地在言论的市场上流通,通过自由的竞争,成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思想意识,成为人们共同安全执行的一个标准。

  因为有了这个自由竞争的思想市场,人们通过自由表达和冲撞,暴力或者战争就成为没有必要的一种行为,从而得以避免。

  恰因为战争中有许多人都是怀着不同信念而牺牲的,霍尔姆斯终极都不相信有任何一种信念,具有永恒的意义。他甚至认为,民主也不过是一场试验,而凡是试验,都有失败的可能性。民主,也并不必然带领我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美国现代实用主义法学创始人奥利弗·温德尔·霍尔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 Jr.,1841年3月8日-1935年3月6日)

  1932年,霍尔姆斯已经91岁了,他为一位最高法院同事的遗孀朗读自己在战争期间写下的一首纪念战友的诗。但是他还没有读完就失声痛哭。孟南德说,这不是为真正而流的泪,而是为被战争毁掉的一切而流的泪。

  是啊,一种正义的信念,就能够毁掉一整个世界。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站点统计|手机版|xingfujia.org ( 京ICP证130194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146号 )  

GMT+8, 2024-4-23 15:44 , Processed in 0.0693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